小時候是排骨精,大學還被說是"鳥仔巴"
怎麼吃都吃不胖
食量堪比男生
當初研究所入學健檢,還被發過體重注意的健檢報告紅字,因為過輕!
到29歲生小孩前,體重通常落在47-48kg
生完兩隻,恢復後,算是變成"正常人"體格,體重通常落在49-51kg
40歲之後沒有看過4字頭 XD 通常是51~52kg
事隔十(多)年,我真的要認真減肥了 Q_Q
真是歲月是把殺豬刀阿
新陳代謝就是跟年齡成反比....
===
前年,一月的時候體重機沒電,所以沒有天天量體重
公司團購買了焦糖瓜子,真是好吃
於是我一個人一周就吃了一包
過年期間又喀了一包
中間也陸續喀了一包
隱隱覺得肚子肥肉有多一圈......
但三月份終於幫體重機換電池,站上去之後被自己的體脂肪嚇到 XD
雖然一直以來在該體重機的測量下
我體脂肪一直偏高 (以我的體格外觀而言)
但想說就算不准也可以當作一個趨勢來觀察
但.... 33也太誇張了 T_T
雖然當時體重好像是53 也不算增加很多
但那也表示增加的全是肥肉ㄚㄚㄚ
於是開始奮起運動!
原本是每周2-3天會在家看影片做瑜珈
現在增加為"至少3天"要運動,然後其中至少2天要搭配肌力+有氧
我選的有氧是當時在youtube找的影片
總共三個動作,都要搭配彈力帶套在大腿
動作一:深蹲+壺玲+方步 20下
動作二:後抬腿/側抬腿/斜抬腿 左右各20下
動作三:深蹲後跳起來 20下
這樣是一組,每次運動要做4-5組
然後做伸展 舒緩 (通常是看唐幼馨的影片做瑜珈大約30分鐘)
努力了三個月後體脂肪降下來了
回到我原本的觀察值 大約30 +-1 XD
後來又逐漸逐漸的怠惰,大概是維持一個月會有一次的有氧,每周則是恢復大約2次的瑜珈
這算是日常....
===
時間快轉到今年,一月份,左腳踝嚴重拐到,應該就是俗稱的翻腳刀
在公司下樓梯最後一階踩空,整個人倒在地上 = ="
腳踝腫起來 經過治療跟休養 終於在四月可以恢復運動
然後要面對三個月完全無法運動而增加的體重&體脂肪
42歲,就是42歲,面子看起來再如何,身體狀況走下坡還是不能騙自己
後來體重就來到了歷史新高(孕期與剛生完半年內當然不算) 54.Xkg
真是一整個 嚇 到 我 了 阿 !!
又沒有吃比較多...
大概是從51~52 多了2kg 就2-3個月 T_T
從一月底 因為不能運動 我就開始168,
但是3個月後證實168對我好像沒有明顯幫助 XD
可能因為我本來其實也不算非常胖?! 哈 (BMI大約上升到21, 原本約20)
所以沒有再明顯變胖但也沒有變瘦 體脂肪數字也是...
最近兩三周則是在腳踝已經完全恢復後加大運動頻率
每天做瑜珈至少30分鐘,可以的話就是60-70分鐘。
另外每周至少2天,如果可以就3天,搭配有氧
這次的有氧原本也是做跟上次一樣的,但後來改成踩登山機(橢圓機) 約30分鐘
奮鬥了兩周,體脂落在勉強可接受之觀察值31左右
體重也終於有52開頭 (根本就是52.9 噗~)
我心甚慰
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基於隨便一個不能運動的狀況就會讓體重噗噗上升的42歲身體狀況
覺得平常必須控制體重在51.~ 左右 才有發生意外的空間
加油!
希望到50歲能常態維持<52kg
7/7補充紀錄
自4月中開始幾乎每天運動 (每周五~六天)
5月開始 通常運動內容 橢圓機40分鐘+瑜珈伸展30~40分鐘
或搭配 燃脂瑜珈30分鐘+橢圓機20分鐘+伸展20~30分鐘
或搭配 橢圓機30分鐘 + 瑜珈40~60分鐘
幾乎每天運動後(5/1~7/7)經歷三次月經 搭配每天量體重
發現(或說確定) 靠近經期體重會緩緩上升(水腫?!) 然後經期後體重會降低
既五月份的偶爾出現52.~,通常落在53~53.5之間
六月份則是通常落在52~53之間
七月份最近一次月經結束後終於在今天出現少於51的數字 50.8 !!
呼呼呼~ 繼續努力
目標要"穩定"落在50.5~51.5之間才是標準
子目標則是希望有"隱隱約約"的馬甲線
噗~ 這好像有點貪心,總之是希望從生完小孩第一胎後就揮之不去的那一小圈肚肚可以更少更少更少一點~